施坦威钢琴缘何如此悦耳动听?——专访施坦威亚太区荣誉主席胡斯曼先生
1836年,亨利·E·施坦威在自家厨房里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架钢琴。作为首架施坦威钢琴,它所彰显的激情与工艺成为品牌传承至今的标志。1853年施坦威公司正式成立,164年来施坦威钢琴始终是90%以上独奏钢琴家的首选,也是众多艺术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期待拥有的梦想之琴。施坦威钢琴缘何如此悦耳动听?今天小施君带您探秘其中。
从第一架“厨房钢琴”诞生至今,每架施坦威钢琴的制作工序80%以上都是由制琴师手工打造,一架钢琴需要花费至少12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。钢琴能机械生产吗?能,而且还很快,自动设备已经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就做出一架钢琴。那施坦威为什么还始终坚持手工制作?
因为施坦威钢琴有12,000多个零件,这些零件多由实木、毛毡等天然材质制成,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制琴师,也得调用视觉、触觉、听觉等多种感知力才能发现并处理细微的差别。想成为施坦威制琴师的难度不小,要先学一年半基础知识,再跟着师傅实习一年半,过了前三年还得考试,通过了才能进门当制琴师。无论是经验丰富的制琴大师,还是刚刚入门的年轻学徒,一代又一代的施坦威匠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打造最高品质的钢琴。时光透过他们的双手赋予钢琴完美的个性——不断向前、恒久创新和至臻完美。
施坦威在选材方面的要求也极高,就如创始人亨利·E·施坦威的玄孙迈尔斯·查平(Miles Chapin)在其著作《88键:制造一架施坦威钢琴(88 Keys: The Making of a Steinway Piano)》中曾经写道:每一架施坦威钢琴都需要几种木材——桦树做琴槌,糖槭做边缘板,北美西特加云杉木做音板,以及其他树种。纬度高、日照少,生长缓慢的阿拉斯加的西特加云杉木是做音板的上佳材质,因为其弹性好、重量轻,拥有笔直纹路,利于声音传导。施坦威还严格规定低音区音板每英寸要包含10-15条以上纹路,高音区每英寸则要包含15-22条以上。尤其是木材运到工厂后还要经过两年的自然风干,和40-50天的干燥炉干燥,之后通过精密机器的筛选,能通关成功用作音板制作的云杉木在30%左右。只完成了制作部分就想出厂?不,制作结束后还要经过多道工序,最终才能送到主检验师翁斯朵夫那里做总校,有了她的签字,一架琴才算真正完工。
施坦威钢琴缘何如此悦耳动听?
因为我们一直不惜一切代价致力于制造世界上最好的钢琴。
2017年6月13日施坦威亚太区首家旗舰店施坦威之家于北京金宝街82号华丽开业,当天施坦威亚太区荣誉主席维尔纳·胡斯曼先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。
您在施坦威已经工作了50年,刚进入这家公司时情况是怎样的?
胡斯曼:50年前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,无数钢琴在战争中被毁坏,很多人想要在战后再次开始弹奏钢琴,因而那时掀起了购买钢琴的狂潮,家庭、音乐厅、学校里开始大量添置钢琴。当时施坦威甚至不能制作出足够多数量的钢琴来满足市场的需求。
对于施坦威来说,这50年里什么改变了最多?
胡斯曼:我们并非是苹果公司那样随着革新技术的出现,产品更新迭代特别快的企业。因为钢琴、或者说施坦威,在我还没有出生的那个时代就早已奠定了基础结构。我们会在制造技术、外形上有所提升,但就钢琴制作的标准而言,无论是材质、还是对于手工制作的坚持,并没有改变太多。这也就是为什么,很多钢琴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差别,但是其核心可谓千差万别。这50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市场和客户,最初施坦威的主要市场是欧洲。当我开始在施坦威工作的10年后,我们开始把眼光聚焦到了亚洲,现在亚太区已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市场。
施坦威艺术家和施坦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?
胡斯曼:人们或许认为我们花了很多钱请艺术家们来弹奏施坦威,事实上并非如此。如果我们需要花钱去请钢琴家弹奏我们的钢琴,以目前施坦威艺术家的体量来说,品牌是无法负荷的。施坦威和艺术家之间是互相成就的,施坦威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到施坦威的琴房去练习,也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、任何音乐会中,选用施坦威及其家族系列钢琴演出。艺术家也会对我们提出很多技术上的反馈,针对艺术家觉得不够完美的地方,我们会不断改善。
像这样顶级的钢琴,对于不太会弹钢琴的人来说,也有价值吗?
胡斯曼:专业演奏者会注重施坦威的弹奏价值,非专业人士会看重它的投资价值,一些品相良好、具有纪念意义的施坦威钢琴也已经进入拍卖市场,顶级钢琴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。其次,很多不弹琴的人也将它作为教育投入,所有的施坦威钢琴都采用相同的材料、标准和工艺制成,并非为某个钢琴家单独打造,和艺术家使用同样的钢琴进行练习,也是奢侈版的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”。
您在施坦威50年的工作经历中,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?
胡斯曼: 在施坦威公司工作,每天都能看到300多人是怎样在制造钢琴。施坦威已经运作了超过160年了,这些年来它只做一件事——制造钢琴,因为制造钢琴是我们最拿手的,其它的任何事情都不能让我们感兴趣。现在没有多少公司能对一件事物如此专注。我认识很多客人已经超过30年了。其中有些是只会说中文的中国人,而我只说德语和英语。(提问:那你们是怎样交流的呢?)通过音乐。尽管我们不能有一个言语上的对话,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彼此了解。一些30多年前在我这里购买过钢琴的顾客,30多年后他们再次来到施坦威工厂来看钢琴,会突然对我说:“我认识你!是你卖给了我第一架钢琴?现在这个大一些的钢琴是买给我女儿的,她要在音乐会上表演了!”
本文节选自:界面新闻《无名小子在厨房里创业做的钢琴 后来成了钢琴代名词》